正在阅读:长丰埠里古墓群或建成墓葬博物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文章首页.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长丰埠里古墓群或建成墓葬博物馆

原创 北城一哥2020/12/29 14:40: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北城热线 9111 阅读 0 评论 26 点赞

12月26日,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长丰县举行。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埠里古墓群发掘现场进行参观,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则就古墓群发掘成果及墓地出土仿木结构建筑进行了解读。

C6D88A5BDA5A6094A41563810DFE1B1B.jpg

会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站站长张义中汇报了最新发掘成果。随后,会议特邀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周学鹰将对墓地出土仿木结构建筑进行解读。

image.png

“基本确定长丰县埠里家族墓地的年代,即北宋时期墓葬。”周学鹰表示,将此次出土仿木结构建筑余与开封、泉州等地同时期的建筑结构进相似。其次,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中记录的建筑设计进一步印证了其历史区间。最后,周雪鹰又从风水文化角度对墓葬建筑结构进行解读。

0952DF1620263312C980607C97B4A86A.jpg

9BF31AB345095BF3D3850F171749FB2F.jpg

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言献策。“北宋出土的文物本身也很少见,在江淮地区更是十分少见。”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建议,此外考古研究的重点也不应局限于丧葬文化本身,也可以透物见人反应文物背后的社会生活,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相关科普。

据悉,目前埠里宋代家族墓地的发掘已经结束,该家族墓葬系江淮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家族墓地,等级高、规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品相好、级别高,填补了江淮之间宋代墓葬研究的诸多空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接下来,在考古发掘的同时将针对每个墓葬单体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确定了原址保护的思路,并朝着建设遗址公园或墓葬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前情回顾:

2019年4月12日4月12日傍晚,在下塘镇埠里社区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现场,工人施工时挖掘出疑似古墓。

4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张义中主任一行赴下塘镇现场勘探古墓。经过对古墓形制、棺椁考证及土层检验,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墓葬群年代为北宋。

考古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编号M1)旁边又发现古墓12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1米,面积约120平方米,证实该地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家族墓葬群。

据考古专家介绍,在M12古墓内出土墓志一盒,虽上半部漫漶严重,但内涵丰富。通过解读表明,墓主人为“慎县袁团镇”(即今肥东县元疃镇,距原埠里乡直线距离约10公里)人,其主要活动年代为“政和二年”前后(公元1112年,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执政期间)。墓主人为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商家大贾(“数年间财产增隆”、“独以富名出”),与当时朝廷很多官员有接触。其中,其墓志撰写人吴奎曾做过尚书令,书写墓志的沈机官职不低于五品(赐绯魚袋),篆刻志盖的牛邦光是管理农事的官员(管勾农事)。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